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美誉的江苏省徐州市。学院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地处徐州南部风景区,与美丽的云龙山、云龙湖及四季葱茏的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邻,位于城市繁华地带,购物、餐饮、休闲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多路公交车及地铁3号线直达校园门口,交通便利。校园内有完备的教学研究设施,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组建了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等4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有藏书2000多万册(件)的图书馆,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学院共有普通本科学生8800余人。
学院依托中国矿业大学雄厚的学科和教学优势办学。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按照“强工、厚理、兴文、拓医、育新”的思路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2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拥有16名两院院士(含外聘),在2129名专任教师中,受聘教授岗位489人、副教授岗位883人,博士生导师475名、硕士生导师1573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
学院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现设经济与管理系、机电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外国语言文化系、文学与艺术系、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等9个教学单位,专业涵盖工、文、管、经济、艺术等共26个专业。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迪肯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庆熙大学、湖西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广泛开展合作,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
学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872项,其中,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亚洲区铜奖2项;国家特等奖5项、一等奖73项、二等奖137项、三等奖180项、优秀奖69项;华东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5项;江苏省特等奖14项、一等奖165项、二等奖336项、三等奖603项;淮海经济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苏北地区一等奖32项、二等奖73项、三等奖109项。
学院毕业生考研成绩显著,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2022届毕业生中,有225名同学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众多学子进入到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名牌院校继续深造。
学院本着对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多形式、多渠道建功立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选送优秀学子赴中国矿业大学相应专业插班学习一年,有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校地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和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优质平台。
面向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照学院改革与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先进、教学质量较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创新能力和服务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成为我国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